Home / 新聞 / 你我減耗 全球消暑

你我減耗 全球消暑

垃圾回收產業化 綠色建築降碳排

社會日趨富裕,日常生活的垃圾和能源消耗驚人,堆填區爆滿,高樓大廈令「熱島效應」惡化,在當今愈來愈酷熱的炎夏,不少城市人都感同身受。環顧全球,很多國家都積極改善上述消耗問題。韓國自1990年代就各項環保政策立例,如垃圾按量收費、廚餘回收、垃圾生產者責任計劃等,使人均固體廢物大減,並把環保結合成經濟產業。美歐亦積極發展綠色建築,在建築物的「生命周期」裡發揮最大的環保節能效用,減少碳排放和溫室效應,長遠更可發展為產業,造就科技向社會轉移、帶動就業,對全球民生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。

■香港文匯報記者  黃逸華、孫志賢

環保組織香港「地球之友」高級社區教育經理鄭茹蕙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,數年前曾到韓國考察,對當地環保文化及成效印象非常深刻。香港與韓國幾乎同在1990年代開始推動環保工作,目前韓國明顯走得較前,連薯片袋這類包裝薄膜也有工廠回收,轉化成有利可圖的「廢膠燃料」。當地的廚餘回收更超過9成,有工廠把廚餘製成魚糧再轉售,可見各種回收產業漸成韓國經濟重要一環。

韓補貼回收企業

在社區建立焚化爐、回收廠等設施,可能招致居民抗拒,故韓政府實施各區分擔機制,在不同地區建立廚餘回收廠、廢物回收中心及焚化爐等,以紓緩這種「Not in my backyard」(不要建在我後院)的心理。 鄭茹蕙指,韓環保成功之道是政府主導,例如當局支援回收產業,把各類物品一次過送往分類中心再拿去回收,並會對回收企業提供補貼。由於有經濟誘因,當局推行生產者責任制這類需要企業斥資的計劃時,也較易獲接受。

除了減少家居垃圾,環保也可以從大家所居住的大廈着手,推動「綠色建築」。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黃天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,很多人以為綠色建築是慳水慳電搞綠化,但其實它包含兩個概念,第一是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周期,由設計、選址、規劃,材料生產、建造、保養、營運,以至拆卸;第二是在生命周期內,使用最少的資源造好建築,並減少廢物和污染。

黃天祥表示,各地會因應地質、氣候和文化,制訂其綠建標準,以美國為例,由於很多美國人踏單車,故評估系統會給有單車位的建築加分;歐洲的建築則以保暖為主,北歐綠建則會利用地熱為能源;亞洲方面,香港多颱風,做綠化時便要考慮這一點,如建造綠化牆,目前只會做到十層高左右,以防被吹翻,相反處於「無風帶」的新加坡,便少了這種顧慮。

南非綠建帶動就業

他以上環一間酒店做例子,該酒店在綠建上投資逾1,000萬,每年卻省回300多萬元電費,故從建築物的生命周期看,少至4年,多則7、8年內定能省錢。外國有研究亦顯示,環保做得好的大廈,出租率比環保做得不好的要高。黃天祥對南非的綠建印象深刻。當地經濟相對較差,故當地發展綠建時特別着重對社會的影響,如有沒有技術轉移、能否帶動就業等。由此可見,綠建不只是惠及業主和投資者,長遠可帶動社會民生發展。

如果您要訂做帆布袋或不織布袋, 請隨時聯絡我們
WHATSAPP 查詢: 9788 1986
Or We-Chat 微信

香港辦公室 :
香港荃灣沙咀道11-19號達貿中心
電話:(852) 9788 1986
電郵 : bagfactoryhk@Gmail.com

Check Also

「你係咪嬲咗我」小學生辯論片翻hit 反方女生13年後成國際政治顧問

近日一條2011年小學辯論嘅比 ...

想訂製帆布袋, 環保袋? 現在就聯絡我們